难怪武松结局凄惨,你把被他所杀那3位女子的名字读一遍就懂了
初读《水浒传》时,谁能料想这部名著的结局会是个天大的悲剧,故事中那些如同“主角”一般的梁山好汉多半都没能得以善终。
天罡尽已归天界,地煞还应入地中。千古为神皆庙食,万年青史播英雄。
故事结尾只留下无比悲情的一首诗,梁山好汉们曾经的意气风发都好似一场梦一般。
(武松剧照)
其实说来奇怪,照说李逵、鲍旭、周通、王英这些恶人被写死算是罪有应得,水泊梁山也确实混入了不少恶人,可为何就连武松这等英雄人物也只得了个郁郁而终的结局?
或许书中早有伏笔。
一、晚景凄凉的武松
说水泊梁山之上混进去了不少恶人,或许还会有人不同意,毕竟他们是作者认可的“好汉”。
但谁说“好汉”就是“好人”了?甚至你细品原著,多数时候“好汉”的称呼都伴随着“饶命”二字,说白了,他们不过是一帮狠人罢了。
比如当初林冲第一次上梁山时,看到的那番场景就连他这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不禁胆寒。
只道是:“山排巨浪,水接遥天。乱芦攒万万队刀枪,怪树列千千层剑戟。濠边鹿角,俱将骸骨攒成;寨内碗瓢,尽使骷髅做就。剥下人皮蒙战鼓,截来头发做缰绳。阻当官军,有无限断头港陌;遮拦盗贼,是许多绝径林峦。鹅卵石叠叠如山,苦竹枪森森如雨。战船来往,一周回埋伏有芦花;深港停藏,四壁下窝盘多草木。断金亭上愁云起,聚义厅前杀气生。”
这时的梁山不过是被王伦、杜迁、宋万、朱贵几个草包占领,已是如同人间炼狱一般的景象,后来李逵、鲍旭、邓飞那些魔头上了山,只怕更是惨不忍睹。
只是武松和他们明显不是一路人,武松固然也凶狠,却不似李逵那般无脑。
然而到了故事的结尾,武松却是在六合寺出家,书中只留下一句:“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,后至八十善终,这是后话。”
从表面来看,武松算是得了“善终”。
(武行者剧照)
但你细品,他若是个只求安稳度日的人,活到八十,确实算是善终,但武松是何许人也?
他是“如同天上降魔主,真是人间太岁神”,他心高气傲,如何会甘于当个“废人”?
是的,在提到武松的结局之前,他与宋江就有一段对话,就连宋江都觉得断了一臂的武松已经是废人:“当下宋江看视武松,虽然不死,已成废人。武松对宋江说道:‘小弟今已残疾,不愿赴京朝觐,尽将身边金银赏赐,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,己作清闲道人,十分好了。哥哥造册,休写小弟进京。’宋江见说:‘任从你心。’”
不得不说,宋江当真是现实,见武松没了战斗力,他甚至都没有挽留的意思。
武松也是个聪明人,懂得察言观色,面对宋江如此态度,他如何能不心寒?可以他的余生必定都是在不甘与懊悔中度过,甚至书中都没提到有任何一位好汉前来六合寺探视他,着实是凄凉。
所以作者为何要如此安排他的命运?
其实看看被他杀死的三位女子的名字,就懂了。
二、怒杀潘金莲
第一个让武松破了杀戒的女子便是潘金莲。
其实原著中的潘金莲原本也是个“烈女”,毕竟书中提到过,她曾是个大户人家的侍女,只因那大户人家的老爷对她图谋不轨,她不从,这才被那大户送给了武大郎。
(武松、潘金莲剧照)
说来武大郎也是占了便宜就不愿放手,他这“三寸丁谷树皮”与潘金莲根本不像一个世界的人。
当然,这不是潘金莲勾搭西门庆并做出谋害亲夫之举的理由,这女子确实该死,武松在查明真相之后将其怒杀之的决定也没有任何问题,当真是大快人心。
三、朝堂之上逼死王婆
接着第二位被武松杀死的女子即是那挑唆潘金莲勾搭西门庆的王婆。
其实读过原著的人都该知道,王婆这家伙不是武松亲手杀死的,但她的死却是武松一手促成的。
当时的情况是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,却没直接杀了王婆,他倒也不是起了恻隐之心,而是要让王婆得到应有的惩罚,同时也让自己杀嫂之举有个合理的解释,他并非胡乱杀人,而是这老妇人从中作梗,破坏了他兄长的家庭,他才无奈而为之。
(武松、王婆剧照)
接着书中只提到一句:“大牢里取出王婆,当厅听命。读了朝廷明降,写了犯由牌,画了伏状,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,四道长钉,三条绑索,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,拥出长街。两声破鼓响,一棒碎锣鸣,犯由前引,混棍后催,两把尖刀举,一朵纸花摇,带去东平府市心里,吃了一剐。”
这可比让武松直接杀了她更解气得多。
四、鸳鸯楼杀玉兰
武松杀的第三位女子即是那玉兰。
在笔者看来,玉兰是比较冤的,她不过只是张都监送给武松的一个侍女,书中并未提及她是否知晓张都监的计划,事实上以张都监的为人,她也不可能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一个侍女,玉兰多半是无辜的。
奈何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时杀红了眼,顺手也把玉兰给杀了,着实不该。
因此从明面上来看,武松杀的这三位女子,有的该杀,有的不该杀,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这与他的结局又有什么关系?
其实这就是作者的聪明之处了,尽管从“武十回”的情节来看,他也十分偏爱武松这个角色,但他也从没避讳去谈武松这个角色的“恶”,他是个狠人,多数时候惩奸除恶,偶尔也会错杀无辜之人。
(武松、玉兰剧照)
而这三位女子的名字也恰好与武松的经历一致。
潘金莲那“潘”通“攀附”的“攀”,武松确实是先后攀附柴进、施恩、鲁智深、宋江。
而王婆的“王”通“亡”,后来的武松确实是成了亡命之徒。
玉兰的“玉”通“郁”,这与武松后来因为断臂而失魂落魄,乃至郁郁而终的结局不谋而合。
将这些细节结合在一起,作者赋予武松如此结局,也就不足为奇了,甚至你依旧能看出作者对他的偏爱,毕竟相对于那些战死或被鸟尽弓藏的好汉而言,武松能活到八十岁,已算是得到了优待了。